大別山紅色文化引領的高職院校 思政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1、成果簡介(不超過1000字) 高等職業(yè)院校肩負為國家培養(yǎng)職業(yè)高等專門人才的任務,在普通高教體系中屬于相對獨立的單元,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思政工作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復雜性。在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訓練的同時,如何有針對性地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需要研究和應對的重要課題。 利用紅色文化開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教界的普遍共識。大別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沉淀了以“28年紅旗不倒”的輝煌革命歷史為內容,以大別山精神為內核,以革命遺址、遺跡、可移動革命文物、革命歌謠等物質形態(tài)和非物質形態(tài)文化資源為載體的大別山紅色文化。 從2018年開始,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依托大別山紅色文化資源,著力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據(jù)行業(yè)學校特點,重點發(fā)掘了“列寧號”飛機相關文化資源,將其蘊含的“列寧號”精神等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學,構建起“空間+素材+方法+對象”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從育人空間、內容素材、路徑方法、教育對象四個方面入手,著力打造培育,有效整合,搭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梁八柱”。 從2020年至2024年,經(jīng)過4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有關方面和領導的肯定,被贊為“職業(yè)院校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 (1)打造了綜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體驗中心”,為開展體驗式思政教育教學提供了場地保證。該中心由“一廳兩廊三館+N個功能室”組成,是思政課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的校內主要場地。 (2)革命歷史與紅色精神研究成果豐富、特色鮮明,為開展思政教育教學提供了充足的理論與知識素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重點課題及省、廳級相關課題成果,對紅色精神內涵價值進行了深度研究闡釋,對零散的革命歷史文獻資料做了集成整理,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內容素材支撐。 (3)“講、研、觀、感”四位一體的疊加式教學創(chuàng)新,從方式方法上激活了思政教學。講(創(chuàng)新理論、紅色歷史、英模人物、偉大精神)+研(課堂討論、延展研究)+觀(紅色影視觀賞)+感(寫心得體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解決了灌輸式說教帶來的知識傳授概念化和學習興趣低的問題。 (4)聚焦行業(yè)教育和教育對象的“紅藍綠”三原色融合教育既突出基因紅、增色航空藍、激揚青春綠,又融通了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第二課堂。將藍色航空元素和“列寧號”紅色航空元素分類融入全校課程教學中。結合青年學生年齡特點,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活動,立體互動,激揚青春活力,合力育人。 |
2、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及解決方案(不超過1000字) 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1)聚焦并解決理論教學概念化、教學素材不足和學生學習興趣低的問題。職業(yè)院校的特點決定了其思政教育要著重從思想理念熏陶和素材活化利用上下功夫而不是單純從理論知識到理論。課程資源建設極為重要,缺少素材的教學必然是枯燥的。有鑒于此,本成果注重教學素材建設,用大別山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充實教學內容,特別是用紅軍第一個航空局、列寧號飛機等鮮活的革命歷史素材教育學生,有效解決了信仰、信念、斗爭精神等概念化說教問題。 (2)聚焦并解決教學空間、內容與方法脫節(jié),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不足問題。目前很多院校不考慮校外實踐教學運行中的局限性而熱衷掛牌,忽略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必要性和理論與實踐教學融合的實際需要。事實上,因地制宜,合理拓展校內實踐教學空間,把校內外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使之經(jīng)?;?、內容系列化,不僅能促進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而且能使更多學生受益,提高育人效果。 (3)聚焦并解決思政教育合力不足問題。思政教育貫穿學校育人全過程,必須從“大思政”的視角,將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第二課堂結合起來開展才有好的效果?;谶@種考慮,本成果在實施中,將藍色航空元素、紅色基因元素與激揚的青春元素融為一體,“紅藍綠”三原色合力育人。 解決方案: 內容方面拓展充實了紅色文化元素,融入革命精神教育,豐富了思政教育素材。一方面,注重紅色文化對思政教育的引領,將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育人理念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另一方面,通過相關的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修改、校園文化建設、校本教材編寫等方式為思政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方式方法方面引入了體驗式、沉浸式教學。一方面,利用新建的物理空間,打造綜合性思政教育體驗中心,開發(fā)“一廳兩廊三館+N個功能室”,對學生進行融思政與職業(yè)教育為一體的循環(huán)教育培訓;另一方面,通過“講、研、觀、感”四位一體教學,翻轉課堂,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驗領悟教學內容蘊含的知識愉悅和價值觀引領,解決抬頭率、感染力問題。 凝聚各方力量,合力育人,構建完善思政育人組合鏈。著眼大思政,落腳紅藍綠,全校一盤棋。除馬院具體承擔全校思政課教學外,校黨委、教務處、團委、院系黨團總支各司其職,合力育人,形成多層面(學校-院系-輔導員+專業(yè)課教師+思政課教師)+空間平臺構成的思政育人組合鏈。 |
3、成果的創(chuàng)新點(不超過1000字) (1)一體利用校內外紅色場館,打造思政教育育人空間。學?;谛袠I(yè)院校特點和辦學特色,打造了多功能、總建筑面積達10000余平方米的綜合性思政教育體驗中心,與校外紅色場館形成一體化利用格局。建成了“列寧號”飛機模型、“列寧號”廣場,設立了“列寧號”空天報國學生社團(研習社),組織了“列寧號”紅色文創(chuàng)展陳,編演《列寧號》影視劇、歌舞劇,開設“列寧號文化講堂”,開展“列寧號”紅色文化周、航空職業(yè)技能競賽和航空體育趣味賽、航空知識競賽、“筑夢藍天”演講比賽、校歌比賽等等,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與紅色文化、航空文化、航空精神相結合的系列主題活動。同時,學校還設置了“列寧號”學院與列寧號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為思政課教學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學術支撐。 (2)創(chuàng)造了“講、研、觀、感”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教學模式。“講”,即通過講解與場館實際,促進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把小笔侵v的延展和深化,即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就老師布置的思考題在專用的學生研習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討,發(fā)表意見和建議,然后由老師進行點評、總結。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觀”,即觀看紅色影視片或到校內外紅色教育場館參觀。通過影像化的方式或參觀考察向學生傳遞主流意識形態(tài),發(fā)揮價值引領作用?!案小奔磳W生根據(jù)參觀考察和觀看影視片所得撰寫體會報告,教師通過學生討論和所交的心得體會及時了解學生的理論認知和思想動態(tài)。這一模式將因材施教、分類施教結合起來,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主題活動中,同時體驗教學活動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深化思想和理論認知。 (3)形成紅色文化引領、“紅藍綠”三原色融匯特色教育。“紅”即“基因紅”,“藍”即“航空藍”,“綠”即“青春綠”。把三者結合起來,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思政課教學的要求,也關照了學校的行業(yè)特色和青年的創(chuàng)新與活力特點。在紅色精神引領下,將不同側面的文化特色、文化精髓匯聚為思想教育的內容,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形成為“紅藍綠”的特色教育形式。 |
4、成果推廣應用效果(不超過1000字) 根據(jù)成果在本校和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國民航大學等校的推廣應用結果反饋,具有如下效果: (1)激發(fā)了教學活力,學生的參與感、積極性均大幅提升。由于盤活了教學資源、充實了思政課教學內容、激發(fā)了教學活力,學生的參與感、積極性都得到大幅提升?!爸v、研、觀、感”四位一體教學,特別是通過創(chuàng)作思政內涵作品等形式,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切體驗沉浸式教學帶來的學習氛圍,領悟教學內容蘊含的知識愉悅和思想價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作品迭出。其中,結合思政教學創(chuàng)作的電影《紅星閃亮》(又名《弗拉基米爾號》)在第四屆河南電影電視大河獎評選中榮獲優(yōu)秀兒童影片,經(jīng)中國關工委推薦,全國多地把該片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影片。在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主辦的第七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中,由思政課教師指導,學生參與的微電影《場館里的思政課——弘揚大別山精神》榮獲三等獎。由于強化了師生互動,增強了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通過開設專題講座、課堂教學融入、個別談話輔導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使教師能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明顯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初見成效。 (2)學生對思政課的滿意率大幅提升,好人好事不斷。4年來,通過該成果在相關院校的推廣應用,實踐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價值觀取向等普遍呈現(xiàn)向好態(tài)勢,受到校內外專家和社會的一致好評。畢業(yè)生自我評價和實習單位對實習生的評價等結果均在優(yōu)良以上,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高度肯定。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得到大幅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提升。涌現(xiàn)出一批像人工智能學院航空物流管理專業(yè)學生陳耀見義勇為式的好青年。 (3)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教學技能得到提升。無論思政課教師還是專業(yè)課教師都注重充分挖掘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破了思政教育與專業(yè)學科間的藩籬,將立德樹人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教師通過互動,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不足有了足夠認識,促使教師不斷拓展和充實自己的知識領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得以提升,業(yè)務能力得以增強。成果主要完成單位思政課教師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大比武”等各項活動中獲3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在推廣應用院校,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比賽獲獎層次、等級和數(shù)量均有提升。校內外受益師生總數(shù)達36000余人。 |
二、教育教學研究代表性論文論著
論文 (限10篇) | 論文題目 | 期刊名稱 | 期刊 等級 | 發(fā)表 時間 | 對象(填寫主持人/成員) | 作者位次 |
《大別山何以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重要建黨基地》 | 中宣部理論局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學習出版社出版。 | 中央權威出版社 | 2021.07 | 主持人 | 1 | |
《發(fā)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 | 河南日報 理論版 | 權威 | 2021.0 7 | 主持人 | 1 |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 |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0年第3期 | CSSCI核心; 中文核心 | 2020.06 | 成員 | 1 | |
《黃麻起義史事考辨》 | 理論月刊2021年第5期 | CSSCI核心; 中文核心 | 2021.05 | 成員 | 1 | |
《鄂豫皖蘇區(qū)根據(jù)地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 理論月刊2023年第5期 | CSSCI核心; 中文核心 | 2023.05 | 成員 | 2 | |
《劉子通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湖北社會科學》2021年第3期 | CSSCI核心; 中文核心 | 2021.03 | 成員 | 1 | |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提升研究》 |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 CSSCI核心; 中文核心 | 2020.12 | 成員 | 2 | |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探究》 |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年第44期 | 中文核心 | 2023.11 | 成員 | 1 | |
《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軟實力的構建要素及實踐探索》 |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 | 中文核心 | 2021.05 | 成員 | 1 |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大的執(zhí)政軟實力》 |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23年第6期 | 中文核心 | 2023.11 | 成員 | 1 | |
論著 (限3部) | 論著名稱 | 出版社 | 是否 獨著 | 出版 時間 | 對象(填寫主持人/成員) | 作者位次 |
《大別山精神》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主編 | 2020年 | 主持人 | 1 | |
《紅二十五軍長征人物傳略》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否 | 2016年 | 主持人 | 1 | |
三、新聞媒體報道
序號 | 報道標題 | 媒體名稱 | 級別 | 報道時間 |
1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 突出紅色文化引領 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體系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 記錄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屬出版機構-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7/31/content_642393.htm?div=-1 | 中央級 | 2024.07.31 |
2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畢業(yè)生走俏 | 省級 | 2024.04.22 | |
3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大學生奮勇救人美名揚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大學生奮勇救人美名揚_大河報信陽新聞 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5971878 | 中央級 | 2024.07.23 |
4 | 河南信陽:青春信陽向未來 青春信航展風采 | 人民日報社中國經(jīng)濟周刊官方網(wǎng)站https://www.ceweekly.cn/area/henan/2023/1101/428477.html | 中央級 | 2023.11.01 |
5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開展學習戰(zhàn)斗英雄付孔良烈士精神宣講會 |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 | 省級 | 2023.10.19 |
6 |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黨建工作委員會年會暨第三屆職業(yè)院校黨委書記論壇在信陽召開 | 大河報 | 省級 | 2023.12.12 |
7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在2023年河南省詩詞大賽中榮獲佳績 | 河南教育 | 省級 | 2023.10.24 |
8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fā)展 | 河南省教育廳 https://jyt.henan.gov.cn/2024/04-10/2976803.html | 省級 | 2024.04.10 |
9 | 信陽航空職院:繪就思政育人“新畫卷” | 《信陽日報》 | 市級 | 2024.04.12 |
10 | 信陽航院倆學生:拾金不昧美名揚 | 《信陽日報》 | 市級 | 2022.11.23 |
四、教材成果(如無可不填)
序號 | 教材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印刷冊數(shù) | 對象(填寫主持人/成員) | 作者位次 |
1 | 《大別山精神》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2020年 | 5000 | 主持人 | 1 |
2 | 《大別山革命歷史回憶資料叢編》 | 大象出版社 | 2024年 | 1000 | 主持人 | 1 |
五、教學成果校外推廣應用及效果證明
序號 | 成果應用單位 | 面向對象 | 應用人數(shù) | |
1 | 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 | 教師和學生 | 7931 | |
2 |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 | 教師和學生 | 7634 | |
3 | 中國民航大學 | 教師和學生 | 7000 | |
4 | 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 | 教師和學生 | 2230 | |
5 | 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 | 教師和學生 | 626 |
七、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主持 單位名稱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 | 主管部門 | 河南省教育廳 |
聯(lián) 系 人 | 蘇美娜 | 聯(lián)系電話 | |
傳 真 | 電子信箱 | ||
通訊地址 | 信陽市 | 郵政編碼 | 464000 |
主 要 貢 獻 | 學校高度重視教育教學改革,每年投入大量專項經(jīng)費支持教學改革研究立項和校級課程建設立項。始終把教學改革與研究工作作為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對教學改革與研究工作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和激勵。支持學科發(fā)展、專業(yè)建設和課程體系優(yōu)化,實施教學工程,建立了保障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長效機制和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監(jiān)督體系。在人員、經(jīng)費、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給予教學改革以有力支持。 作為成果主持單位,學校從建校伊始,即著力于發(fā)掘大別山紅色文化,發(fā)揮其思政育人功能,逐步構建起“空間+素材+方法+對象”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為實施本課題的教學改革,學校專門打造了建筑面積達3500余平米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驗中心,形成“一廳兩廊三館+N個功能室”的教學空間格局,為開展互動體驗式思政教學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條件保障。豐富的成果素材、“講、研、觀、感”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教學和“紅藍綠”三原色融合教育使成果特色鮮明。 此外,還購買有清華CNKI數(shù)據(jù)庫、超星電子圖書數(shù)據(jù)庫、萬方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庫等資料,為本課題研究和教學改革查閱文獻資料提供了便利。 單 位 蓋 章 年 月 日 |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第(2)完成 單位名稱 | 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 | 主管部門 | 湖北省教育廳 |
聯(lián) 系 人 | 聯(lián)系電話 | ||
傳 真 | 電子信箱 | ||
通訊地址 | 郵政編碼 | ||
主 要 貢 獻 | 是國家優(yōu)質??聘叩嚷殬I(yè)院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湖北省黨建工作先進單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秉承“立德立新,樂學樂業(yè)”的校訓,注重發(fā)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文化相融合的育人方略,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作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從2020年起,學校與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合作開展“大別山紅色文化引領的高職院校思政育人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由學校教務部門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負責推進實施。 四年來,學校從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積極作為,將成果構建的“空間+素材+方法+對象”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講、研、觀、感”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教學予以推廣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惠及全校近8000名師生。 單 位 蓋 章 年 月 日 |
八、學校推薦意見
推 薦 意 見 | (根據(jù)成果創(chuàng)新性特點、水平和應用情況寫明推薦理由和結論性意見) 該成果是“高職院校紅色文化引領的思政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項目的體現(xiàn)。成果聚焦“空間+素材+方法+對象”的思政教育核心要素,打造了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搭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梁八柱”;創(chuàng)造了“講、研、觀、感”四位一體的互動體驗式教學模式;建成了綜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體驗中心”,由一廳兩廊三館+N個功能室組成,作為思政課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的校內主要場地;針對航空職業(yè)院校和青年學生特點,在思政教育中將代表基因紅、航空藍、青春綠的“紅藍綠”三原色融為一體,打通了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第二課堂的界限;圍繞紅色文化與教育教學之關系開展的教育教學研究、大別山精神和大別山革命歷史研究富有特色,形成系列成果,對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果立足地域紅色資源,以立體互動體驗式思政教育為切入點,研究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角度新穎,研究方法切實可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將立德樹人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研究內容上實現(xiàn)兩個育人體系的融合,具有鮮明的創(chuàng)新特點。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辦學核心競爭力,具有實際推廣應用價值,在省內外多所高校推廣中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該成果獲評為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教學成果特等獎。 基于以上理由,同意推薦該成果參加河南省2024年教學成果獎評選,推薦等級為省級特等獎。 學校公章 年 月 日 |
佐證材料見附件
大別山紅色文化引領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成果報告.docx